产地、生态特性及管理 蒲葵原产于澳大利亚及亚洲热带,我国栽培历史悠久。喜温暖湿润气侯,耐寒力较强,能耐0℃左右低温及霜冻,华南北部可在露地安全越冬,华中南部的向阳背风环境,亦可在露地栽培,是棕榈类较耐寒的一种。但不耐冰雪,华中以至华北的广大地区,均只能盆栽置于室内防寒越冬。对光照的适应性较强,能耐烈日,亦较耐荫蔽,可长期在林下或室内栽培。能适应多种土地壤,沙土、粘土、酸性土、钙质土均宜,喜肥沃湿润地,干旱贫瘠地生长不良。较耐干旱,亦颇耐水湿,露地栽植,宜挖大坎,施干粪或垃圾肥作基肥,以后可少施肥或不施肥。盆栽可用一般表土,施钙镁磷、干粪等缓效肥作基肥,以后亦可少施肥,不浇水,管理简易。老叶枯后,常挂树上不脱落,影响观赏效果,应及时割下。
繁殖技术 用种子育苗。约15年生始结实,大小年间隔期整齐,带总柄割下,摘取大粒饱满果实,堆沤后冲洗果皮或晾干后剥去果皮。种子千粒重约1000克,忌日晒, 宜混湿沙贮藏或随采随播。种子无休眠期,发芽极整齐,一般播后约1周发芽,4天内即发芽结束,发芽率可达90%以上。可直接将种子条播于圃地,苗期不遮荫,至翌年春季时行移植。幼苗生长缓慢,一般需3年生方可上盆,5~6年生方可供园林露骨地种植。
(记者 佚名)
免责声明: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,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。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,侵犯了您的隐私,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