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名:遍地金
学名:Hypericum wightianum Wall. ex Wight et Arn.
别名:
花期:
生态性状:耐阴植物
观赏性分类:其它
科:藤黄科 属:金丝桃属
分布于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广西等省区。印度、巴基斯坦、斯里兰卡、缅甸、泰国也有。
遍地金形态特征
原植物 遍地金为1年生草本,高15~35cm。根状茎短而横走。茎披散或直立,叶无柄;叶片卵形或宽椭圆形,长1~2.5cm,先端浑圆,基部略呈心形,抱茎,边全缘但常具有柄的黑腺毛,背面散生透明腺点,侧脉每边2~3条。二歧状聚伞花序顶生,具3至多花;苞片和小苞片披针形,长达8mm,边缘有具柄的黑色腺毛。花直径约6mm,斜展,花梗长2~3mm;萼片5,长圆形或椭圆形,长2.5~5mm,边缘有具柄的黑腺齿,两面散生黑色腺点;花瓣5,黄色,椭圆状卵形,长3~5mm,先端锐尖,边缘及上部有黑色腺点;雄蕊多数,3束,每束有雄蕊8~10枚,花丝略短于花瓣,花药黄色,有黑色腺点;子房卵球形,长约3mm,花柱3,自基部分叉。蒴果近球形,长约6mm,红褐色;种子圆柱形,褐色,表面有细蜂窝纹。
遍地金生长习性
生于海拔800~3 300m处的田边或路旁草丛及灌木丛中。
遍地金小苗栽培繁育
暂无信息
遍地金主要病虫害
遍地金园林用途
暂无信息
免责声明: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,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。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,侵犯了您的隐私,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