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名:琉璃苣
学名:Borago officinalis
别名:琉璃花、玻璃苣
花期:
生态性状:喜光植物
观赏性分类:芳香植物
科:紫草科 属:琉璃苣属
东地中海地区(欧洲与非洲北部地区),现欧洲和北美广泛栽培
琉璃苣形态特征
紫草科(Boraginaceae)一年生草本植物,稍具黄瓜香味。株高60公分(2尺),被粗毛。叶大,粗糙,长圆形,花序松散,下垂;花梗通常淡红色;花星状,鲜蓝色,有时白色或玫瑰色;雄蕊鲜黄色,5枚,在花中心排成圆锥形。原产东地中海地区,现欧洲和北美广泛栽培,可作蜜源植物,鲜叶在欧洲作蔬菜,鲜叶及干叶又可用于炖菜及汤、饮料的调味。
琉璃苣生长习性
为1年生草本植物,株高可达120厘米。叶互生粗糙如黄瓜叶,有柄。花期7月,花蓝色,成疏散、有叶的聚伞花序,具长柄。小坚果,平滑或有乳头状突起。
琉璃苣小苗栽培繁育
3-4月播种繁殖,5月后施用2-3次肥料,为了增加花的数量和促进分枝,可在长至20厘米左右时进行1次摘心。采收种子应选择晴天的下午,将报纸铺在植株下,摇动枝干,种子便会落下。
可直播或育苗移植。露地栽培一般宜春季播种,保护地栽培可根据需要全年进行。种子为小坚果,种皮较硬,播种前宜用温水浸泡1~2天,每天换水,经浸泡后播种出苗快且整齐。然后将处理过的种子采取穴播,播于整好的苗床中。梅穴播种3~4粒,每平方需种0.5~0.7克,播后覆细土,厚度为2~3cm。
1、定植:育苗移植在3~5片真叶时定植,株距20~30cm,行距30~40cm,种植后浇透水。 2、田间管理:苗期进行除草、松土,直播苗于3片真叶时间弱苗,多余苗,每穴留苗1~2株,叶片生长期保持田间湿润,开花后减少浇水,一般无病虫危害,不使用农药。
琉璃苣主要病虫害
琉璃苣园林用途
琉璃苣叶片和花为消解心理压力的益肾壮药,能治疗干咳,促进母乳分泌,并在初期胸膜炎、百日咳的治疗处方中采用。新鲜的叶与花加入色拉和果汁混合等饮料,花还可以作糖果,并有镇痛的药效。从种子中提炼的精油可作为月见草油的代用物,用于治疗风湿、月经不调,外用可治疗湿疹。生叶可食用。也可作观赏植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