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名:稀子蕨
学名:Monachosorum henryi Christ
别名:
花期:
生态性状:阴性植物
观赏性分类:观叶植物
科:稀子蕨科 属:
产于中国广东、广西、台湾、云南、贵州。生于山坡林下。日本、越南也有分布。
稀子蕨形态特征
根状戏粗而短,斜升。叶簇生,直立,柄长30-50厘米,粗约3.5毫米,淡绿色或绿禾秆色,草质,密被锈色贴生的腺状毛,后渐变略光滑;叶片长30-40厘米,下部宽28-36厘米,三角状长圆形,基部最宽,渐尖头,四回羽状深裂;羽片约15对,互生,几开展,有柄,相距4-5厘米,彼此密接或向上部几呈复瓦状,基部一对最大,近对生,长15-18厘米,或更长,宽8厘米,几平展,长圆形,渐尖头,稍向上弯弓,基部近截形,对称,羽柄长约1.5厘米,三回羽状深裂;一回小羽片约15对,上先出,平展,密接,有短柄(长2毫米),长约4厘米,宽约1-1.2厘米,披针形,呈镰刀状,短渐尖,基部截形,对称,二回深羽裂;二回小羽片约10对,平展,接近,斜长圆形,长约6毫米,宽约4毫米,圆头,基部不等,下侧楔形,上侧截形,稍为耳形凸起,无柄,分离,向上的小羽片与有极狭翅的小羽轴合生,两侧圆浅裂达1/2,成为3-4对小裂片,全缘,微刺头,每片有小脉一条,不明显。叶为膜质,干后褐绿色或褐色。叶轴及羽轴有锈色腺毛密生。叶轴中部常有一枚珠芽生于腋间。孢子囊群而小,每小裂片一个,近顶生于小脉上,位于裂片的中央。
稀子蕨生长习性
喜温暖、湿润的环境,特别适宜冬暖夏凉的环境。
稀子蕨小苗栽培繁育
孢子播种和分株繁殖。分株时将叶轴顶端的匍匐茎分成2-3株,直接上盆进行盆栽。生长期应多浇水,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,并适合遮阴。若采用孢子播种时,应先准备好消毒的基质,然后将收藏的成熟孢子均匀撒入盛基质的盆内,播种后不要覆土,利用盆浸法湿润土壤,保持环境湿润和22℃的温度。
稀子蕨主要病虫害
稀子蕨园林用途
叶片碧绿光润,中部1回羽片的腋间往往有一较大棕褐色的珠芽,是一种别致的观赏蕨类。可植于林下供观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