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名:茵陈蒿
学名: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.
别名:因尘、因陈、茵陈、茵陈蒿、绵茵陈、白茵陈、
花期:
生态性状:耐阴植物
观赏性分类:其它
科:菊科 属:艾属
产辽宁、河北、陕西(东部、南部)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河南(东部、南部)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及四川等;
茵陈蒿形态特征
茵陈蒿 ,多年生草本,高40~100厘米。茎直立,木质化,表面有纵条纹,紫色,多分枝,老枝光滑,幼嫩枝被有灰白色细柔毛。营养枝上的叶,叶柄长约1.5厘米,叶片2~3回羽状裂或掌状裂,小裂片线形或卵形,密被白色绢毛;花枝上的叶无柄,羽状全裂,裂片呈线形或毛管状,基部抱茎,绿色,无毛。头状花序多数,密集成圆锥状;总苞球形,苞片3~4层,光滑,外层小,卵圆形,内层椭圆形,背部中央绿色,边缘膜质;花杂性,淡紫色,均为管状花;雌花长约1毫米,雌蕊1枚,柱头2裂,叉状;两性花略长,先端膨大,5裂,裂片三角形,下部收缩呈倒卵状,雄蕊5枚,聚药,先端尖尾状,基部具短尖,雌蕊1枚,柱头头状,不分裂。瘦果长圆形,无毛。花期9~10月。果期11~12月。
茵陈蒿生长习性
多生于海滩、沿海河边或近海地区的山坡上。中国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均有分布。
茵陈蒿小苗栽培繁育
暂无信息
茵陈蒿主要病虫害
茵陈蒿园林用途
暂无信息
免责声明: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,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。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,侵犯了您的隐私,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