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名:硬叶兜兰
学名:
别名:
花期:
生态性状:耐阴植物
观赏性分类:观花植物,观叶植物
科:兰科 属:兜兰属
主要分布于云南。
硬叶兜兰形态特征
叶基生,二列,4—5枚;叶片长圆形或舌状,坚革质,长5—15厘米,宽1.5—2厘米,先端钝,上面有深浅绿色相间的网格斑,背面有密集的紫色斑点并具龙骨状突起,基部收狭成叶柄状并对折套叠。花葶直立,长10—26厘米,紫红色而有深色斑点,被长柔毛,顶端生1花;花苞片卵形或宽卵形,绿色具紫色斑点,长1—1.4厘米,背面疏被长柔毛;花梗和子房长3.5—4.5厘米,被长柔毛;花大,艳丽,中萼片与花瓣通常白色而带有黄色晕和淡紫红色粗条纹,唇瓣白色至淡粉红色,退化雄蕊黄色并有淡紫红色斑点和短纹;中萼片卵形或宽卵形,长2—3厘米,宽1.8—2.5厘米,先端急尖,背面被长柔毛并有龙骨状突起;合萼片卵形或宽卵形,长2—2.8厘米,宽1.8—2.8厘米,先端钝或急尖,背面被长柔毛并有2条稍钝的龙骨状突起;花瓣宽卵形、宽椭圆形或近圆形,长2.8—3.2厘米,宽2.6—4.5厘米,先端钝或钝圆,内表面基部有白色长柔毛,背面多少被短柔毛;唇瓣深囊状,卵状椭圆形至近球形,长4.5—6.5厘米,宽4.5—5.5厘米,基部具短爪,囊口近圆形,整个边缘内折,囊底有白色长柔毛;退化雄蕊椭圆形,长1—1.5厘米,宽7—8毫米,先端急尖,两侧边缘特别是中部边缘近直立并多少内弯,使中央貌似具纵槽;2枚能育雄蕊由于退化雄蕊边缘内卷而清晰可辩。花期3—5月。
硬叶兜兰生长习性
硬叶兜兰分布区为中亚热带至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,贵州分布区的年均温为16.0—18.9℃,年均降水量1200—1320毫米,无霜期290—350天,相对湿度>80%,土壤为石灰岩山地森林钙质土,PH 7.0—8.0。多生于森林覆盖的悬崖或断岩石壁积土处,土层浅薄,排水良好,有机质丰富,氮、磷、钾含量高。喜荫庇环境,在上层林木郁闭度>0.8时生长良好,当上层出现林窗或更大破坏,生境因阳光直射地面时该种则消失。多年生地生或半附生植物。地下茎细长横走,常丛状生长,具有无性繁殖能力,3年生后开花,花后植株则死亡,在其根茎处荫生新芽延续繁衍,花期3—5月,花色泽变化较大,结果率极低,野外极稀见结实植株。
硬叶兜兰小苗栽培繁育
硬叶兜兰主要病虫害
硬叶兜兰园林用途
是我国的特有种,主产于滇、黔南部,其株形俊俏,花形奇特,是很好的室内盆栽观赏植物,宜放在室内光线明亮的窗台、几案等处观赏